当前位置: |
11月9日上午9时30分,“归元讲堂”礼请弘文法师开示《佛教基础知识》第五讲。
弘文法师带领信众回顾了上期讲座的内容,“佛教”从字面意义来说,是佛对世人的训示。本期讲座,弘文法师围绕“三宝”的含义进行讲解。
首先,弘文法师针对“三宝”的总名进行解释。“三”即佛、法、僧这三者,佛、法、僧被称之为“宝”的原因是,“如世间人,以种种宝物为最珍贵,而在出世间法中,以佛法僧这三宝最尊无上。”因为三宝不但是大福田,可以令众生播下善因,培植福报,也可以使众生籍于三宝的因缘,自我解脱,破除烦恼,显露自性。
随后,弘文法师针对“佛宝”的含义进行详解。
“佛”是佛陀的简称,译为“觉者”或“智者”,即真正圆满、觉悟宇宙之真相,了悟诸法之事理的一切智人。“觉”即正觉(真正的觉悟)、等觉(不仅自己觉悟,还能平等普遍地觉他)、无上觉(梵语:阿耨(nòu)多罗三藐三菩提,译为无上正等正觉,佛陀觉悟的最高智慧,含有平等、圆满之意。)。
“觉悟”即觉醒了悟、体得真理、开发真智。“觉”还有“本觉”“始觉”“究竟觉”之义。“本觉”:一切众生本来固有的自性,清净心。“始觉”:通过后天修习,启发先天“本觉”而形成的佛教觉悟。“究竟觉”:始觉达到圆满阶段,与本觉完全契合为一的那种佛教觉悟。《大乘义章》云:“既能自觉,复能觉他;觉行圆满,故名为佛。”
佛是真理的发现者,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相,并教导他人的圣者,“佛宝”泛指一切诸佛。《佛地经》云:“具一切智,一切种智;离烦恼障及所知障;于一切法,一切种相,能自开觉,亦能开觉一切众生,如睡梦觉,如莲花开,故名为佛。”
接着,弘文法师对“三世佛”及“过去七佛”的含义进行了梳理。
“三世佛”:“横三世佛”“竖三世佛”。“横三世佛”:“横”代表空间的无限广大,分别为,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、婆娑世界释迦牟尼佛、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。“竖三世佛”:“竖”代表时间上的无尽长远,分别为,过去的燃灯佛、现在的释迦牟尼佛、未来的弥勒佛。
弘文法师还对“贤劫千佛”名词的概念进行了解释。在佛典所述的宇宙循环成灭过程中,现在之劫称为贤劫,贤劫中出现于世的之千佛即为“贤劫千佛”。
讲座结束,弘文法师领众回向,信众起身合掌,感恩法师精彩开示。
弘文法师带领信众回顾了上期讲座的内容,“佛教”从字面意义来说,是佛对世人的训示。本期讲座,弘文法师围绕“三宝”的含义进行讲解。
首先,弘文法师针对“三宝”的总名进行解释。“三”即佛、法、僧这三者,佛、法、僧被称之为“宝”的原因是,“如世间人,以种种宝物为最珍贵,而在出世间法中,以佛法僧这三宝最尊无上。”因为三宝不但是大福田,可以令众生播下善因,培植福报,也可以使众生籍于三宝的因缘,自我解脱,破除烦恼,显露自性。
随后,弘文法师针对“佛宝”的含义进行详解。
“佛”是佛陀的简称,译为“觉者”或“智者”,即真正圆满、觉悟宇宙之真相,了悟诸法之事理的一切智人。“觉”即正觉(真正的觉悟)、等觉(不仅自己觉悟,还能平等普遍地觉他)、无上觉(梵语:阿耨(nòu)多罗三藐三菩提,译为无上正等正觉,佛陀觉悟的最高智慧,含有平等、圆满之意。)。
“觉悟”即觉醒了悟、体得真理、开发真智。“觉”还有“本觉”“始觉”“究竟觉”之义。“本觉”:一切众生本来固有的自性,清净心。“始觉”:通过后天修习,启发先天“本觉”而形成的佛教觉悟。“究竟觉”:始觉达到圆满阶段,与本觉完全契合为一的那种佛教觉悟。《大乘义章》云:“既能自觉,复能觉他;觉行圆满,故名为佛。”
佛是真理的发现者,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相,并教导他人的圣者,“佛宝”泛指一切诸佛。《佛地经》云:“具一切智,一切种智;离烦恼障及所知障;于一切法,一切种相,能自开觉,亦能开觉一切众生,如睡梦觉,如莲花开,故名为佛。”
接着,弘文法师对“三世佛”及“过去七佛”的含义进行了梳理。
“三世佛”:“横三世佛”“竖三世佛”。“横三世佛”:“横”代表空间的无限广大,分别为,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、婆娑世界释迦牟尼佛、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。“竖三世佛”:“竖”代表时间上的无尽长远,分别为,过去的燃灯佛、现在的释迦牟尼佛、未来的弥勒佛。
弘文法师还对“贤劫千佛”名词的概念进行了解释。在佛典所述的宇宙循环成灭过程中,现在之劫称为贤劫,贤劫中出现于世的之千佛即为“贤劫千佛”。
讲座结束,弘文法师领众回向,信众起身合掌,感恩法师精彩开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