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|
10月5日上午9时30分,“归元讲堂”礼请真容法师开示《禅宗知识》第十八讲。
在本次开示中,真容法师对达摩祖师的“二入四行”禅法的“二入”中的“行入”,以及四圣谛、十二因缘、四摄法进行了讲解。
“行入”就是修禅乃至于修其它所有法门的通途要求,可以称为助行,助行起辅助作用,“行入”的四行,涵摄了佛教所有的修持法门。
四圣谛为苦、集、灭、道四法。苦谛是指人世间所有的苦,如病痛之苦、得不到之苦;集谛指的是产生痛苦的原因,如贪婪、报复等;灭谛又叫做苦灭圣谛,指的是一切苦被消除、解脱后的状态,即涅槃的状态;道谛指的是达到灭谛的方法,即证悟佛法、达到涅槃的方法。在四圣谛中,苦、集为世间因果关系,苦为果,集为因;灭、道为出世间因果关系,灭为果,道为因。
十二因缘,是佛教重要基础理论之一,它是释迦牟尼佛自修自证得到的真理,从“无明”到“老死”这一过程的十二个环节,这十二个环节因果相随,三世相续而无间断,使人流转于生死轮回之中。“十二因缘”,即:无明、行,识、名色、六入、触、爱、取、有,生、老死。
四摄法:布施摄,爱语摄,利行摄,同事摄。布施分为:财布施、法布施、无畏布施。财布施:就是财物布施,给予对方物质或钱财上的帮助,让他们心生欢喜。法布施:为他人宣说正法,令他们生起智慧。教授知识、传播正能量也是法布施,法布施能够帮助众生获得无量的智慧福德。无畏布施:帮助他人消除内心的恐惧和惊慌。爱语摄,爱语就是说令众生欢喜的语言,说柔软语、赞叹语,以善言慰喻,常言道“良言一句三冬暖,恶语伤人六月寒。”利行摄:是做利他之行为,通过帮助别人来成就自己。同事摄:随其所乐,与之同事,摄引众生。
讲座于上午11时结束,信众起身合掌感恩真容法师慈悲开示。
在本次开示中,真容法师对达摩祖师的“二入四行”禅法的“二入”中的“行入”,以及四圣谛、十二因缘、四摄法进行了讲解。
“行入”就是修禅乃至于修其它所有法门的通途要求,可以称为助行,助行起辅助作用,“行入”的四行,涵摄了佛教所有的修持法门。
佛教讲的一切修行法门,包括禅修在内,都是一个调整心态的过程。我们的心态之所以不能平衡,不能安静,不能自在,其根本原因就是有分别之心、好丑之别、取舍之念。就禅修而言,这些都是我们心理上的障碍。这些东西原本不属于我们心地所固有的,都是附着在我们心地上的尘垢烦恼,所以称之为客尘。如果把我们每个人本自具足的清静心比喻为主人的话,那么这些尘垢烦恼就是客人。对于修道的人来说,或者是对所有追求真理、希望开发智慧的人来说,如果不去除我们心地上的种种尘垢烦恼,不对我们的心尘来一番彻底的大扫除,修道就无从入门,智慧也就无从开发,真理也无从认识,佛性也无从彰显。
四圣谛为苦、集、灭、道四法。苦谛是指人世间所有的苦,如病痛之苦、得不到之苦;集谛指的是产生痛苦的原因,如贪婪、报复等;灭谛又叫做苦灭圣谛,指的是一切苦被消除、解脱后的状态,即涅槃的状态;道谛指的是达到灭谛的方法,即证悟佛法、达到涅槃的方法。在四圣谛中,苦、集为世间因果关系,苦为果,集为因;灭、道为出世间因果关系,灭为果,道为因。
十二因缘,是佛教重要基础理论之一,它是释迦牟尼佛自修自证得到的真理,从“无明”到“老死”这一过程的十二个环节,这十二个环节因果相随,三世相续而无间断,使人流转于生死轮回之中。“十二因缘”,即:无明、行,识、名色、六入、触、爱、取、有,生、老死。
四摄法:布施摄,爱语摄,利行摄,同事摄。布施分为:财布施、法布施、无畏布施。财布施:就是财物布施,给予对方物质或钱财上的帮助,让他们心生欢喜。法布施:为他人宣说正法,令他们生起智慧。教授知识、传播正能量也是法布施,法布施能够帮助众生获得无量的智慧福德。无畏布施:帮助他人消除内心的恐惧和惊慌。爱语摄,爱语就是说令众生欢喜的语言,说柔软语、赞叹语,以善言慰喻,常言道“良言一句三冬暖,恶语伤人六月寒。”利行摄:是做利他之行为,通过帮助别人来成就自己。同事摄:随其所乐,与之同事,摄引众生。
讲座中,真容法师结合自己的学修经历使信众加深对佛教知识的理解。
讲座于上午11时结束,信众起身合掌感恩真容法师慈悲开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