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历:
日历:

首页

圆通阁3——观音妙相 台宫生辉

作者:      来源:      日期:【2024-06-17 10:15:54】

  圆通阁基座为纯石结构,也称为台宫。台宫有四方入口、内圆外方,形成四道空间,由石梁、石枋、石板、石门拱构筑而成,空间的中心拱采用半球型石拱顶砌筑。其中供奉各种观音菩萨石刻像,以及佛教四大名山石刻等。

  台宫内以石刻的形式再现敦煌莫高窟、龙门石窟、榆林石窟、大足石刻等古迹中的观音菩萨壁画,这些观音像各具不同的时代特点和艺术形式。在佛教传入中国时,观音菩萨是“勇猛丈夫”的形象。在近千年的历史长河中,观音菩萨又逐步从“女相男身”,“男相女身”,最后变成了面善心慈的纯粹女性形象。可以说菩萨女性化,是中国人民在宗教美术史上的一大创造。
  有的石刻源自莫高窟323窟的男相观音菩萨画像,原作初唐绘制,脸形丰圆,弯眉细眼,棱鼻厚唇,唇边有胡须。头有圆光,露前胸,披天衣,系长裙,配饰有项圈、手镯、臂钏、璎珞、流苏,赤足踩莲花。此观音菩萨的造型已初步具有女性特点,身材修长,神态慈祥,衣饰华丽,体现出观音菩萨的形象逐步由男性向女性形象过渡。

  有的出自莫高窟初唐第57窟南壁说法图中的观音菩萨像,头戴化佛宝冠,脸为蛋形,细眉长眼,鼻直唇小,身着锦绣短围,腰系丽裙,体态婀娜。双足立于莲花上,双目下视,神态庄严。显出女性温雅的特征。其造型比例匀称,线描雄浑有力,充分显示了唐代艺术的风格特点。

  有的出自明代文人唐伯虎的手笔。其笔下的观音菩萨形象端丽亲和,体态柔美,属于明代绘画表现女性常用的手法。观音菩萨身披轻薄的白纱,其上布满花纹,画工精细,线条绵密细长,显得灵动飘渺,超凡脱俗。弟子正在虔诚的叩拜,为画面增添了生机。

  有的出自于清代画家丁观鹏的手笔。原作《宝相观音像》,是丁观鹏奉乾隆旨意绘制。现藏故宫博物院。画面雕刻千手观音菩萨像一尊,菩萨44只手臂所执的法器有宝剑、宝珠、盾牌、金刚杵、莲花、宝瓶、杨枝、宝经等,代表不同的寓意。座下四角莲台,底座庄严恢弘,祥云环绕四周,场面庄重。作品中对菩萨的描绘表现了一种自然之美。

  还有出自近代画家齐白石的手笔。白石老人观音画目前传世的仅六、七件之多,大多收藏在美术馆和博物馆中。此石刻观音大士手持净瓶立于云端,衣袂飘然,慈眉善目,表情生动,正如白石曾经写道的:“客谓,余画观音大士何以美丽而慈祥?余曰:须知大士即吾心也。尽心力所作的画,怎能不打动人心呢?”石刻中那些看似随意的简单几笔衣纹实际上是经过无数次提炼,凝练流畅的线条如行云流水,具有极强的概括力和艺术表现力。

  从古到今,众多艺术家尤为钟情于描绘观音题材,也反应出观音信仰在民间的经久不衰。
  在台宫中心处的佛教四大名山,分别是山西五台山、四川峨嵋山、浙江普陀山、安徽九华山。五台山相传为文殊菩萨示现应化之道场;峨嵋山相传为普贤菩萨示现应化之道场;普陀山相传为观音菩萨示现应化之道场;九华山为地藏菩萨应化于我国之道场。